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李菁 通訊員 姚彥靜車損照片 本文圖均為 上海市普陀區檢察院 供圖近半年間,上海普陀一男子持續將生活垃圾從6樓陽臺往下扔,中間因被警告暫停了2個月。“一個禮拜至少會扔2次,主要是嫌麻煩,不想走下去。”該男子稱。車損照片6月底至7月初,該男子扔下的啤酒空瓶先后砸壞兩輛寶馬。11月2日,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(以下簡稱“普陀區檢察院”)獲悉,當日,犯罪嫌疑人周某因涉嫌高空拋物罪被該院提起公訴。普陀區檢察院介紹,張先生家住普陀某河畔小區。7月5日,張先生將車停在該小區1號樓樓下主干道一側的停車位上。第二天一早,張先生接到了物業電話:“你的車被高空拋物砸了!”他下樓查看,發現自星座時尚>己的寶馬車引擎蓋被不明來歷的物品砸出一個大坑,車旁有一個碎裂的深色啤酒瓶,遂報警。從六樓扔下的啤酒瓶民警根據線索,推測張先生的車系被1號樓6樓扔下的啤酒空瓶砸壞。且一周前,該小區的李女士也有同樣遭遇。她的寶馬車停在同一位置,第二天早上車子后擋風玻璃被啤酒空瓶砸出大洞,后備箱也被砸凹,金牛座為此,她花費了8000余元修理費。從六樓扔下的啤酒瓶隨后,民警找到6樓住戶周某。到案后,周某承認,從今年2月開始,他便一直將啤酒瓶、剩菜等生活垃圾直接從6樓陽臺往下扔。“一個禮拜至少會扔2次,主要是嫌麻煩,不想走下去。”本著沒出事就沒關系的僥幸心理,他每周習慣性地將垃圾從陽臺窗戶往外用力一扔后趕緊縮回房間內。由于周某的陽臺靠近河道,他聲稱自己本意是想將垃圾扔進河道里,偶爾沒扔中才會砸落到小區內。“一般扔下去沒聲音就是掉河里了,能聽見聲音肯定是砸地上了。”周某如此交代自己的判斷“經驗”。事發當天早上7點,周某像往常一樣將啤酒瓶往外扔。他在6樓清楚地聽見玻璃瓶碎掉的聲音,便知道砸到了主干道上,他不敢查看,然后就不管血型心理了。據該小區射手座物業介紹,周某窗外樓下是主干道和人行道,經常有居民走動。為此,小區在告示欄張貼了許多告示,警告高空拋物是違雙子座法犯罪行為,但周某置若罔聞,只停了2個月便又開始扔了。責任編輯:徐曉陽